close

        百老匯,這是我們早已熟悉的一個名詞。可是當您想要對它有進一步的認識而去翻查音樂辭典的時候,卻可能會發現自己毫無所獲,因為「百老匯音樂劇」被古典音樂界的人士視為流行音樂的一種,往往認為它不值得一提,而流行音樂界的人士卻又把它歸類為戲劇的領域,很少、甚至完全不予以介紹。事實上,它兼具了古典與流行的特色,而在流行音樂的世界裡,它更始終扮演著一個極為重要的角色。在熱門音樂的歷史中,有太多歷久長青的經典名曲,都是來自百老匯音樂劇舞台的。百老匯音樂劇和爵士樂一樣,都是非常「美國」的產品,它吸收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根源,再和美國本土文化融合在一起,對美國的流行音樂有著深遠的影響。 

在百老匯音樂劇的各種根源之中,最主要的是來自歐洲的「喜歌劇」,因此早期的百老匯音樂劇演員,幾乎都有正統聲樂的底子,唱起歌來可是一點也不含糊的。我經常戲稱百老匯音樂劇為「美國的歌仔戲」,或許這種比喻會有人認為太過於突兀,不過如果您仔細的想想,它們之間的確是很相似的,既代表了傳統,演出的形式又極具親和力、十分大眾化。有些百老匯名劇一演就是上千場,持續好幾年,這是非常驚人的。
 

百老匯音樂劇,或者是某些人口中俗稱的「歌舞劇」,它正式的名稱應該是「音樂喜劇」(Musical Comedy)。而雖然名為喜劇,不過有時候它卻可能與一般人定義中的「喜劇」頗有距離,甚至還有可能近似於悲劇。紐約的百老匯,走音樂喜劇的大本營,因此這一類的音樂,不論是整齣戲,或者只是戲中的插曲,往往被稱為「百老匯」(Broadway)。至於它為什麼會以百老匯為大本營,我們就得來說說它的歷史了。 

前面我們已經提到,音樂喜劇的前身可以說是十九世紀來自歐洲的喜歌劇(Comic Opera)。當然,有關這個年代,也有不同的看法。有人認為,其實早在1750年,來自英國的[乞丐歌劇]頭一次來到北美洲演出,喜歌劇在美國的發展就已經開始了。喜歌劇的內容固然比較輕鬆,但是基本上無論音樂或是演員的表現方式(包括唱腔),仍然屬於傳統歌劇的風格。而在喜歌劇登陸美國的同時,另一種表演藝術也開始大行其道,那就是包含許多雜耍的「鬧劇」(BurlesqueMinstrel, Variety)。這類鬧劇的音樂比較通俗,而且經常由白人演員塗黑了臉孔扮演黑人、唱黑人的歌曲。現在我們在一些好萊塢的老歌舞片中,還可以看到這類演出。1866年,紐約市出現了一齣綜合了喜歌劇、鬧劇與芭蕾舞特點的戲[惡騙子](The Black Crook),立刻造成了轟動。而說到這齣戲的誕生,完全是一場大火的意外造成的。原來,一支來自巴黎的芭蕾舞團與紐約音樂學院簽約,預定在那年秋天於該學院專屬劇場演出,但是就在那年五月,位於第十四街的該劇場卻突然發生火災,使得舞團沒有地方可以演出。當時,位於百老匯大街與王子街轉角的尼布羅花園(Niblo's Garden)劇場已經預定要推出號稱大裂作的[惡騙子],出資請該舞團前來表演的人就說服該劇場的經理,讓舞團參加演出,理由是脫胎自[浮士德]的該劇,劇本爛得出奇,如果有一百多個美女參加演出,至少可以增加一些號召力。經理同意了他的看法,於是就答應合作。就這樣,[惡騙子]締造了空前的票房,連續演出了二十五年之久。儘管它雜耍的成份居多、也沒有真正完整的故事,甚至連音樂和插曲都是撿現成的,卻被後人公認為有史以來的第一齣音樂喜劇。
 

以「時報廣場」為中心的百老匯,在紐約市開埠初期,原本只是一條平凡的道路,住著一些墾荒者,他們在那裡開設農場,經營牲口的相關行業。隨著都市的開發,房舍越建越多,畜牧業也逐漸遷移到別的地方,變成了商店、學校與教堂林立的地區,同時也是馬車業的中心。後來,汽車取代了馬車,百老匯大街也跟著改變了面貌,一些原本在紐約其他地區的劇場業者逐漸開始進駐這個地區,不過並不是每一家都很成功。事實上,最早在當地出現的劇場之一的「大都會演奏廳」(位於百老匯大街與四十一街轉角)就曾因為經營不善而陸續變成賭場、輪鞋溜冰場以及展覽場等等,更在1887年被拆除,才改建成後來大為出名的「百老匯劇院」(Broadway Theatre)。在百老匯劇院落成前後,其他幾家著名的劇場如 「美國劇場」(The American Theatre)、「大都會歌劇院」(Metropolitar Opera House)-「奧林匹亞劇院」(Olympia Theatre)等等,也都相繼出現。百老匯大街,特別是在時報廣場一帶,成了美國娛樂業的中心,在它的全盛期,該地區的劇場總數多達將近八十家。根據記錄顯示,在1893年的時候,美國人每年在這一帶「貢獻」的娛樂費用,就已經高達六百萬美元了。
 

由於[惡騙子]的成功,吸引了無數慕名前來的觀眾,間接的帶動了整個百老匯劇場業的蓬勃發展,其他的戲劇工作者也紛紛開始朝同一個方向努力,而出現於本世紀初期的喬治柯罕(George M. Cohan)更是重要的人物之一。此人一生致力於戲劇工作,本身不僅是演員、歌手和舞者,更兼具經理人、作曲家、製作人和劇作家等多樣才華,他的作品既有鮮明、熱鬧的特質,又具備了傳統喜歌劇在製作上力求完美的魅力。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(1914-1918),他的音樂劇插曲"Over There "成了全美國最流行的歌曲,而他的故事也在1968年被改編成音樂劇[喬治柯罕傳](George M!)
 

百老匯的發展史,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的完的,由於篇幅有限,許多重要人物都無法在本文中一一介紹,但是有一個人卻是不能不提起的,那就事被稱為第一位真正「美國」音樂劇作曲大師的傑洛姆寇恩(Jerome Kern)。在[惡騙子]走紅之後,美國舞台界一直習慣直接引進歐洲的喜歌劇,只是加上了雜耍,另外在請當地的作曲家針對美國市場的特性,譜寫一、兩首新的插曲。傑洛寇恩早期也是負責「添加歌曲」的作曲家之一,但是經過他的努力,美國人開始接受真正完全美國本土作曲家創作、以美國本土的人物,美國本土的場景來表現的音樂劇作品,也使得其他優秀的美國音樂劇作家們得到了一展長才的機會,因此他的功勞是絕對不容忽視的。他也曾譜出過無數迷人的經典,其中不乏在熱門歌壇歷久長新的名曲,"Smoke Gets In Your Eyes" 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 

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,真正原創的音樂喜劇開始在百老匯蓬勃發展起來,成了當時美國都會人士最主要的娛樂,也正是因為如此,百老匯就成了音樂喜劇的代名詞了。百老匯的音樂喜劇,在四0年代和五0年代達到了最高峰,可是隨著二次大戰的結束,戰後新生代有了新的價值觀,發展出他們自己所熱愛的搖滾樂,百老匯由於無法吸引年輕的觀眾,逐漸的沒落下來,直到七O年代,由於一些新生代的作家把搖滾樂以及一些新的概念帶進了百老匯,才總算又開始讓歷史悠久的百老匯找到了第二個春天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ing02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