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5力,做120分人才!
文章出處:商業周刊
你需要不務正業,破格學習,才能打破框架思考,成為當代企業搶著要的新世代人才。 現在,「一技之長」已經變成「一技之短」!
2009年4月5日,台大校園。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與百名台大學生對談。他說,好景氣時,他沒有時間談對人才的想法;但歷經這波不景氣,他說,自己最重要的工作就是:吸引人才。「誰能夠吸引人才,給人才機會,這樣的企業在下一波景氣循環後,就是下一個贏家。」
郭台銘需要的是怎樣的人才?他說:是能夠拋棄學校所學,打破思考框架的「新世代」人才,就算是傳統的會計,也要懂生產流程,才能知其所以然,「一技之長現在已經變成一技之短,」中原大學人文與教育學院院長黃坤錦直指。當學歷不再能保障就業,豐富的工作經歷反而成為負累時,你要存活,就需要拋棄以往的學習觀念
「回去告訴你們老師這件事情,把書架上的書,統統丟掉、拿去燒掉,那些理論所研究的案例,說穿了,都禁不起一場真正的(考驗)」「說穿了,你說我要拿到一本秘笈(在天下順利行走),這,是不可能的事情,」「基本的道理,1+1=2,這個邏輯你把它記住就好,其他的東西,你都把它忘掉!」郭台銘點出,未來你必須要知道的新學習觀念:
1、一技之長時代out;多元學習時代來臨。
2、硬技能過時,軟實力正當紅。
3、把全世界,當作你的教室。
「知識在21世紀變得很廉價。當我們花這麼多的時間去了解、去背誦知識的碎片時,其實全日本8歲到18歲學生去上課學的這一套制式內容,都可以濃縮在一片5塊錢的光碟片。」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曾在接受本刊專訪時表示。
網際網路的普及,讓資訊變得容易取得,但也提高了企業及職場的競爭門檻。著名趨勢大師,《第三波》作者托佛勒(Alvin Toffler)就對本刊記者談到:「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超複雜的時代。」
蔡明介:好人才不僅專業 也要能整體思考
在這個時代裡,微軟的Vista作業系統就包括5,500萬行程式,從醫學、稅率、商業模式、科技服務,無一不在把服務變得更難複製,增加自己的獨特性。他認為,「能解決『複雜』的知識」,就是明日的石油。而且,這些都不是今日既有的知識可以足夠適用的。
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認為,好的人才,永遠難求。聯發科能夠成功,就是因為人才會自我要求能做到120分,而不僅是100分,這些能自我挑戰120分的新人才,不僅有專業,也能夠跨領域合作,從整體性思考,不會自我局限。
面對新時代,交通大學副教務長張靄珠指出:「大學生一頭栽在專業技術裡,只會見樹不見林」,跨界學習的意義在於:「將知識建立在廣的基礎上才有競爭力。」
這趨勢已在全球蔓延。主持新科技高中計畫的新科技基金會(New Technology Foundation)主席帕爾曼(Bob Pearlman)指出,跨越不同學門的新思考課題,正成為美國高中訓練未來工作者的新方法。
例如,在美國密西根州的亨利福特高中(Henryford Academy),正在實驗一種混合化學、地球科學、企管和設計的新學門。一群十年級學生,在老師帶領下,先讀完一篇描述耐吉(Nike)公司如何讓產品減輕環境污染的文章,接著學生分組,挑選一種消費性產品,分析這種產品對環境的影響,
接著要在不影響產品價值的情況下,找出減輕產品對環境影響的新方法。以一雙耐吉球鞋為例,他們必須學會如何蒐集資訊,瞭解球鞋的生產過程和產地,再運用化學和地球科學知識,分析生產方法對當地生態的影響,設計新的生產流程,最後再運用企管知識,分析新生產方式對產品價值的影響。負責帶領這個新課程的老師德士美(Dershimer)說:「這對師生都是一大挑戰。」
不僅是學生,上班族在充電時,也不應再固守熟悉的領域。「最好讓自我博物館化(增加知識、智慧的廣度)」,清大通識教育及社會學研究所教授王俊秀點出趨勢。
「木屐型人」出頭!賈伯斯要求動畫技師學表演
皮克斯(Pixar)動畫公司創辦人,也是現任蘋果電腦執行長賈伯斯(Steve Jobs)就希望,原本習慣畫動畫的技師,要學會表演才能,去上表演課,才能給予動畫主角生命。事實上,會不會畫畫,已經變成其次,因為電腦就可以畫出更漂亮的人物。
想像一下,如果你是個懂得表演的賣場客服人員,善於解讀及運用肢體語言,了解說話的音調所傳達的感染力與情緒,是否將讓你更能洞察客戶的需求、同時能表現出吸引客戶的銷售技巧?
如果你從事美妝事業,同時對藝術相關的領域有所涉獵,當你跟人溝通起「美感」,會不會更有說服力?
事實上,化妝品公司萊雅(L'ORÉAL)就非常鼓勵員工去學習任何跟「美麗」有關的事物。
跨界學習,各種有趣的組合都可能發生,別抗拒它。如大前研一所說,誰能在數位時代當中,先成為「木屐型人」(編按:日式木屐鞋底兩根木柱,藉此比喻一個人同時具備不只一種能力),就可能成為下一波的贏家。
只是,什麼才是新人才所需的能力,我們又該如何學習?
首先,請注意,現在是軟技能(soft skill)當紅的時代,這些技能,是過去在傳統課堂難以學習到,但卻又是未來人才最需要學習的技能。
本刊綜合OECD(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)、澳洲政府、歐盟與《未來在等待的人才》一書所述,找出未職場人才必備的5種軟實力。
1、 自我了解力:找出就業優勢,選對舞台
這是最基本的能力,聽起來最容易,其實最難。為什麼要了解自己?除了知道自己的優缺點,才能把自己放在最適合的職場位置,最重要的,是可以了解自己為何而戰。未來的工作競爭將更激烈,若你沒有熱情投注,很難成為頂尖。
鴻海人資長、台大國際企業系教授李吉仁,就因擁有「自我了解力」,而得到高報酬。
20年前,李吉仁是一個藥廠行銷經理,當時,他站在職場十字路口。一條路:繼續在藥廠工作。享有將近6位數的月薪,加上豐厚福利,而且,身為公司內升遷最快的經理,前景看好。另一條路:耗盡積蓄,攜家帶眷,再花4年到美國進修策略管理博士學位,前途未卜。
如果是你,你會怎會怎麼選擇?
當時,李吉仁選了第二條路。現在,他被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點名邀請,負責旗下60萬人的人才培育大計。李吉仁說,他很早就開始盤點自我,思考自己的就業優勢。「我喜歡做新的東西,喜歡自主性高的生活,我的優勢是整合與溝通,」這是他盤點自我的發現。
當時所有人都認為,藥廠是最佳戰場,但他卻發現,學界對他更為有利:「我有實務經驗,可以成為學術與實務的橋樑。而且我能夠表達,如果我去教書,可與當時以研究為主的其他教授不同。」盤點之後,李吉仁決定去美國進修。
20年後,他成為台灣企管領域產學合作數一數二的教授,而當年他任職的醫藥公司,卻因不景氣而縮編到只剩下1/3的員工。
李吉仁相信,經營企業跟經營人生概念相似,要深入了解自我,才能找到最利於己的策略:「策略就是要找方向。走對,機會自己會不斷出現。」你了解自我嗎?你有時間跟內心的自己對話嗎?這堂課,從軟體大廠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,到家庭主婦林蕙馨都在修習。越早發現自己的可能,你會擁有更成功的人生策略。
2、思考力:透過跨界創新,解決問題
這個能力,更嚴謹的說法是: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線上影音分享網站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,當年因為他想跟朋友在網路上分享聚會聊天的影片,卻怎麼樣都找不到好用的網路服務,他於是動手設計一個簡單、容易使用的影片分享網站,希望解決這個問題。但靠網路技術成立網站後,又面臨流量不足的問題,他不惜借貸、日夜工作、跨出科技領域,去了解網友的習性和市場機制,嘗試出各種營運模式,最後讓YouTube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影片分享網站,也幫他賺進百億身價。
解決方案的關鍵在跨界創新。但,「創意並不是偶然的東西。」IBM大中華區System x研發總監威馬克(Mark Wiltse)認為。因為市場變動迅速,所有發生的問題,不僅難度高,也更為複雜,而書本已無法給你標準答案。
「太多問題,已無法用單一學科的觀點來解決。」麻省理工學院在跨領域教學的網站上這麼說。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藝術家達文西,即身兼解剖學家、畫家、建築師、植物學家等專長於一身。今天,一個全球暖化議題,如果沒有海洋、氣象、地質、化學與物理、生物學家的觀點,其實根本無法獲得解決。此外,好的解決方案,除了專業知識、直覺力為跨界創新的基礎外,還要有團隊合作力與執行力,才算是真正能解決問題的人。
2、 感受力:串聯感官,編織新商機
為了更敏銳的抓住市場風向,你要訓練自己的感受力,將自己的感應器給打開來。大前研一就曾說:「因為你感受到了錢,因為你感受到了客戶,你知道他們的基本需求,將更清楚他們要的是什麼。」「所以我說,21世紀,感受比知識更重要(Sens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.)。」
《未來在等待的人才》一書指出,擅長以感性的右腦去感覺的人,常會有很棒的創意出現。目前最常見的環保越野背包(Ecotrek)發明人約翰菲伯(John Fabel)是個狂熱的越野滑雪迷,但是肩膀常被背包吊帶磨破,讓他苦惱不已。
有天他經過紐約布魯克林大橋,忽然間的直覺,讓他的困擾獲得解答。他把吊橋的結構和傳統背包結合起來,發明出一種背起來更輕鬆的新背包,也幫自己賺了大錢。
如果只用理性的左腦去思考,恐怕無法把這兩件事情連結在一起,因為那不合乎邏輯;因此,很多出色的創新,就會在手邊溜走。
只是,感受力,聽來太抽象,該如何培養?
別自我設限,如品嚐紅酒、鑑定珠寶、學會看畫,都是種學習,你可以依照你的興趣而行。
想像一下,當你能打開你的嗅覺,去區分紅酒的香氣,以舌尖,去感受酸澀的差異度時,你也正慢慢的學會,靜下心去體會其中的奧妙,到那時,相信你看旁邊的風景時,也不會再只是匆匆略過。心打開了,你更能看出中間的趣味,甚至找出下一個商機。
3、 故事力:感性行銷,就是要打動人心
2顆文旦,一樣的價錢,一顆旁邊附上這樣的文字:「這是個開了快16個小時的車,四處尋找來的文旦。在花蓮瑞穗鄉鶴岡村第一個種植文旦的果農,是已經60幾歲的林阿伯,他自19歲來到鶴岡,開始種植文旦,原來阿伯的家鄉在柑橘的故鄉——嘉義竹崎鄉,所以他從家鄉學習了柑橘的技術,應用在種植文旦上面,一種種了50幾年……」
當你讀到這文旦的故後,看到站在文旦樹下、正笑開懷的老農夫,和看起來有點皺的文旦,但當文旦被剝了開來,果粒卻細緻又飽滿。
你,會不會選擇買下這顆有故事的文旦?吃下它,你就在享受老農夫努力一輩子的結晶,感覺到一種幸福感。這就是網路水果熱賣網站HUG時尚水果創意館的成功秘訣。
不只賣水果,根據《未來在等待的人才》一書所述,未來是感性行銷的時代,所有人都要學會說故事。工程師設計MP3隨身聽的音樂分享功能時,不是只想著讓產品增加無線傳輸技術而已,而是想像著,這是一台可以讓情侶互相分享喜好的隨身聽,兩人可以擁有共同的歌曲,並且一同回味它……
甚至連醫生也要會「說故事」。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的學生,現在都須學習敘事醫療課程,學會傾聽病患的故事,才能增加對病患的同理心,從病患的角度看事情。
面對資訊爆炸的時代,想要去說服人,一味據理力爭,也許事倍功半,甚至帶給別人壓力。透過說故事,無形中傳遞更多資訊給別人,更能有效打動人心、讓他買單。至於如何學會說故事,肢體律動,甚至解讀電影的課程,都是選擇。
4、 跨文化力:學好外語,做跨國工作者
跨文化力,是比單純的語言溝通,更重要的事情。在世界是平的世代來臨後,你不僅要學會國際性的語言溝通,還要能適應跨國文化,與不同背景的人共處。
要有好的跨文化力,語言是基礎。大前研一在《即戰力》中指出,別以為不必出差或接待外國客戶,就不用學語言,事實上,包括菲律賓、印度等國家,就是掌握以英語與世界接軌的契機,奪走各國的白領工作,搶食你原本的飯碗。
好的語言力,不代表你已足以應付未來的職場,你還必須能擁抱不同國家的文化。因為未來的企業,不會忍受沒有外派適應力,或是無法與各國同事團隊合作的員工。
看看這個驚人數字:根據聯合國1990年統計,全球共有1億5,000萬人離開了自己的母國,在其他國家生活與工作,比日本總人口還多;2005年,這數字達到1億9,100萬人,相當於日本加上亞洲四小龍總人口。
根據「全球移動研究中心」(Institute for Global Mobility)2006年1月發表的研究報告,受訪的跨國企業中,92%預期該公司「短期外派」人數將成長;而預期「通勤式移動」人數將成長的,也有69%。其實,要與世界溝通,關鍵不只是語言,還有開放的心胸。
寶僑家品(P&G)品牌經理郭艾珊的親身體驗,就是好例子。她要負責歐蕾與幫寶適等明星產品,一天的行程包含要跟印度、義大利、美國與台灣等4個國籍的老闆開跨國會議,並且準備出差行程,平均2週就出差一次。即便她擁有托福600分以上,多益900分以上的優秀成績,但卻因為4個老闆不同的英語口音,曾讓她發生雞同鴨講的糗事。「我真的感到很挫折,連話都聽不懂,還談什麼專業!」郭艾珊自責說。
接下來,她還發現,每個老闆因為國籍不同,各有專長。「我要跨過去,只能靠自己,」有段時間,郭艾珊反覆聽著會議錄音筆記,並強化對產品的專業力,還要學習如何與不同文化背景的老闆溝通。
郭艾珊與印度老闆開會時,她要求自己準備絕對精準的成串數據,以第一時間滿足疑問。面對嚴謹的德國老闆,她在開會的前5分鐘,就會先說明,這次開會需要多久時間,要談幾個議題,會用什麼方式呈現;而當她面對義大利老闆時,她知道他重視的是計畫的夢想夠不夠大,有沒有一個全面的視野?「這時我就必須要更有想像力!」
「我去揣摩他們的思考,但不全盤接收。」郭艾珊說:「觀察的過程中,也逼得我不斷回過頭檢視自己,那我的優點在哪裡?」透過跨國文化的衝擊,郭艾珊感覺自己的人生可能,不斷擴大。
大多數人在任務來臨,才開始學怎樣跟不同文化的人溝通,但現在你要搶得先機,把自己先準備好,才能讓機會優先選擇你,怎麼做?遊學與旅行,是很好的學習方式。
中央大學人資所副教授林文政分析,常出國旅行,對不同文化帶來的挫折和意外的忍受力,都會提高。「如果你在當地,不因文化不同覺得不舒服、不習慣,那你的文化適應力就過關了,」林文政說。
至於遊學,從打工遊學到主題性遊學,現在的選擇非常五花八門,乖乖坐在教室裡念英文,早已成為過去式。
做到獨一無二!「不務正業」學習,串聯全能力
5種軟實力,是你在不確定時代當中,最有效的投資。別擔心要學的太多,或被人批評「不務正業」「不夠專注」,也別認為只有在教室上課,才算是學習,那都是過去傳統的概念。跟著你的心走,去感受什麼樣的課程,能讓你的眼睛一亮,這些學習,有的無法立即產生效益,它卻會自動在你的人生當中,由點,串聯成線。最後讓你在職場中,顯得獨一無二。
就如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的人生經歷,他曾因興趣,蹺課去學書法,誰會想到,無心鍛鍊出的美感品味,會是後來蘋果電腦的產品設計,能與眾不同的關鍵之一!
敞開你的心胸吧,讓學習幫你開啟更多的人生可能!
留言列表